《秋浦歌·其四》李白
两鬓入秋浦,一朝飒已衰。
猿声催白发,长短尽成丝。
赏析
诗中以夸张手法,借秋浦自伤,猿声添愁,短短几句,将时光催老、愁绪满怀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。以下为逐句解析:
-“两鬓入秋浦,一朝飒已衰”:诗人来到秋浦,不知不觉中两鬓忽然间就衰老了。“一朝”极言时间之快,容颜迅速衰老,给人强烈的时光飞逝之感。
-“猿声催白发,长短尽成丝”:秋浦两岸猿猴啼叫声声,仿佛在催促着诗人的头发变白,不论长短,如今都已变成了如丝的白发。“催”字将猿声拟人化,仿佛猿声是让诗人加速衰老的外力,强化了愁绪。
-李白一生豪放不羁,充满浪漫情怀,其诗歌常运用夸张手法。在本诗中,“一朝飒已衰”用夸张的方式极言来到秋浦后两鬓衰老之快,凸显时光对人的作用。同时,诗人又写实,以自己身处秋浦的真实经历和两鬓白发的实际状态为基础,使夸张不脱离现实,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。
创作背景
-政治背景:约作于天宝十三载(754)李白第二次游秋浦时期,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。天宝十二载(753),他北游幽蓟,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,君王养痈已成,而自己却报国无门,只能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。
-个人经历:李白一生渴望“大济苍生”,却始终未能完全施展才华。离开长安后的十年间,他虽云游天下,有过与杜甫携手同游梁、宋的快意时光,但总体上壮志未酬,内心郁闷。到秋浦时,他刚过“知天命”之年,面对自己两鬓白发,不禁感慨万千。
-地理因素:秋浦,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,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,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。此地的猿声等自然景象,触动了李白的愁绪,使他借景抒情,以猿声“催”白发,抒发时光易逝、人生易老却壮志难酬的悲叹。
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
-人生境遇与时光易逝之叹:李白遭谗被疏离开长安十年,报国无门,政治理想破灭,人生陷入困境。这种境遇使他来到秋浦后,看到两鬓忽然衰老,深感时光飞逝,如“两鬓入秋浦,一朝飒已衰”,借在秋浦的经历,抒发对时光迅速流逝的感慨,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哀。
-壮志未酬与人生迟暮之悲:李白一生渴望“济苍生”“安社稷”,但现实却是漂泊半生、壮志难酬。在秋浦的他已过“知天命”之年,白发丛生,愈发觉得人生短暂,理想难以实现,“猿声催白发,长短尽成丝”借猿声催白发展现了人生迟暮的悲哀和壮志未酬的痛苦。
-自然环境与愁绪加深:秋浦的自然环境,如猿声等,为李白的愁绪提供了寄托。猿声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哀婉凄凉,李白身处此地,猿声不断,更添愁绪,仿佛猿声在催促他衰老,强化了时光易逝、人生悲哀的情感,使全诗笼罩在浓郁的悲叹氛围中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重生之王虎的肆意生活 说好扫黄?你直接枪斗术点满! 角落秘闻 我刚穿越,重生的权臣就来退婚了 荣城市探案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星海霸业 三国:开局遭到陷害,请父皇退位 阴盛阳衰?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 武侠世界大忽悠,女侠都冲我来了 雨后的蒲公英 科陨天机 都到我嘴里了,你说慢点 大荒人皇记 实教:高育的人气王 尊嘟假嘟,老祖宗跟我一起玩穿越 从爆肝箭术开始,我是人间真武神 魔王大人 雨烟倾世,情动京城 谍战: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